獅球嶺砲台建於清光緒10年(1884),除這裡的砲台之外,
在東西兩側的山丘,另建兩座砲台做為輔翼,三座 砲台連成一氣。
清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爆發,法國海軍提督孤拔率領軍隊攻佔基隆,當時主持
北台灣防務的劉銘傳,為了鞏固北台灣海防,曾請英國技師幫忙建造數座砲台,
獅球嶺砲台即屬於其中之一。
獅球嶺砲台地處最內部的防禦戰線,擁有控制整個基隆港的良好視野,
也是控制敵軍進入台北盆地的重要砲台。
中法戰爭之時,義軍統領林朝棟率軍駐守獅球嶺,與法軍相持八個月之久,
使得法軍無法向台北盆地前進。
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割台之役,日軍從澳底登陸,直逼基隆港。
當時的守將提督張兆連、道員林朝棟及義勇胡友勝等先後駐防於獅球嶺砲台。
經歷了這兩次的戰役,增添了獅球嶺砲台的歷史價值。
獅球嶺砲台位於基隆市仁愛區的獅球嶺頂上,北基高速公路隧道上,
連貫基隆山、虎山而呈凹形,地勢居高臨下,敵軍不易侵入,
成為基隆港的重要防線,在此可俯瞰整個基隆市區。
砲台高150公尺,始建於1884年,在許多大大小小戰役中,皆發揮禦敵功能,
直到日治時期,砲台被荒廢,漸失軍事功能。
砲台建材結構以山岩為主,構造堅固,經過歲月的流逝,
當時於砲台上的大砲已不復在,僅存扇形砲座及石造指揮所,供留念觀賞...........
由獅球嶺砲台前行,隨即遇叉路,左往鎮安宮,右往西砲台。
約七、八分鐘,在「獅球高分25分右6」電線桿之前,遇右叉路。
進入叉路,循稜上行,至末 段轉陡,雜草稍多,約六、七分鐘,
抵達「獅球嶺山」的西砲台。
砲台區有一棟石砌拱磚營舍,類似獅球嶺砲台的營舍,
但荒廢久,老樹樹根如八爪章魚盤繞牆垣,樹根猙獰又似樹妖 魔爪,
盤住營門入口,顯得陰森詭譎,而壁磚附滿樹根蔓藤。
碉堡頂處盡是蔓藤青叢,周遭野竹漫生,
地面覆滿 落葉枯竹,一片荒涼蕭瑟。
歷史滄桑之感油然而生.........
東砲台本次未一併重訪。
- 日誌
- 相簿
- 影音
- 旅遊
apex.cheng's 新文章
- 合歡山主峰之 霞光
- 合歡山主峰之 夕照
- 合歡山主峰 山岳之美 (下)
- 合歡山主峰 山岳之美 (上)
- 鼻頭角海岸之美 (06)
- 鼻頭角海岸之美 (05)
- 鼻頭角海岸之美 (04)
- 鼻頭角海岸之美 (03)
- 鼻頭角海岸之美 (02)
- 鼻頭角海岸之美 (01)
- 魚池 貓囒山登山步道
- 日月潭 貓囒山 茶葉改良場
- 日月潭 向山景觀瞭望台
- 日月潭 向山遊客中心
- 大溪 白石山登山步道
- 大溪 打鐵寮古道 (下)
- 大溪 打鐵寮古道 (上)
- 再訪--- 瑞柑 忠魂碑
- 金包里 慈護宮 建築之美
- 再訪--- 龍潭 武德殿
apex.cheng's 新回應
- 沒有新回應!
Powered by Xuite
阿達碼的天空
319旅行事誌
ㄚ榮的寫真日記
堅仔的Blog
Tony 的自然人文旅記
尋古紀錄簿
神社旅人
二魚訪古錄
黑手ㄚ峻的部落格
古今寺廟巡禮
臺灣記憶
記憶 台北
生活蹤跡
黑皮的天空
東烘先生的部落格
jimmy旅遊手札
記憶 旅行
我的赤腳旅行
陳凱劭的BLOG
印海寺的奇想
時光記事本
洪致文 鐵道時光
北雁南飛---金門
島上旅行 jimmy island
虎茅莊的旅行
隱野民居
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莊永明書坊
愛哭的黑熊
跟自己去旅行
<鞠園>文史與集郵論壇
板橋離婚證人
、三重離婚證人
、蘆洲離婚證人
、中和離婚證人
、新莊離婚證人
、新店離婚證人
、三重離婚證人
、中和離婚證人
、蘆洲離婚證人
留言列表